你是不是也刷到过抖音上“种一颗牙只要2980元”“韩国进口植体只需1680元”的种牙广告?便宜得让人心动,也让特别多缺牙的朋友产生了“捡便宜”的冲动。但这些广告中所谓的“低价种牙”到底靠谱吗?会不会是个坑?别急,今天我们就来一文拆解抖音种牙广告的各种套路,看清那些挂着低价标签的真相!
在抖音上带头打出低价广告的,有不少是打着“促销”“集采”“大牌植体补贴”旗号的口腔机构,例如北京中诺口腔、韩国仕诺康合作诊所等。这些机构广告打得五花八门,你可能看到的广告词包括:“每日限定10颗2980元”“进口种植体特价仅1680元”“免挂号费免费拍片”。
可一走进诊所,情况就变了样。广告上说种一颗牙只要2980元?结果前台告诉你:这个价格只包含种植体,其他的费用,比如牙冠+基台+手术+拍片通通另算。更终价格往往超过8000元!更离谱的是,特别多患者反馈,手术过程中才知道自己选的“套餐”只是个幌子,高配贵价项目才是“默认选项”。你不想加?医生还会劝你:“这种低价的成效不稳定,是老款型号,建议你换成B系列或者RFF进口款,贵一点但更耐用。”
北京某三等甲医院种植科的李主事表示:“我们科室接收过许多在私立小机构被坑过的病患。一问才知道,所谓‘抖音爆款种牙’,其实只是部分成本,比如1680元可能只是一个小厂出产的种植体,还是旧版的。一个完整的种植牙项目,起码包括以下几项:植体、基台、牙冠、手术操作费、拍片与术前检查费、消毒费等。算下来正常都得4000元以上。”
李主事还指出,如果是进口种植体+陶瓷牙冠+有临床经验的医生操作,价格基本在7500元以上。低于这个价格的,要么是使用了低质量材料,要么是手术团队不够专精,更有可能是多次诱导消费、隐性收费陷阱。
市民赵女士在抖音看到一条1680元的仕诺康种牙广告,赶紧预约了去看牙。到院后,医生先是说1680元的材料库存不多了,劝赵女士加钱换个“升级版”。于是她又加了2800元。但手术后牙龈频繁发炎,去其他大医院检查才发现,用的并非正宗韩国材料,更像是小厂翻新货。
更糟的是,售后完全无法保护。赵女士再联系当时的医院,竟然发现诊所已经人去楼空,微信也被拉黑,根本维权无门。像这样的经历并不少见。低价种牙广告的背后,有些机构甚至连合法执业资质都不具备。
抖音上也有特别多“网友评论区提问”:种牙不是集采降价了吗,怎么还有这么贵?国有医院种植项目的医生说明,确实从国内集采执行后,部分国产种植体价格从3000元降到1000多元,但医院的人工、设备、技术和牙冠的费用依然不低。
合规价格是:耗材约1500元+手术费用2000元(起)+牙冠费用1500元起+拍片检查等其他服务费用。即使材料有补贴,一颗牙的全套费用也在4500元~6000元之间。所以所谓“总价2000元全包”种牙,只能是子虚乌有的噱头。
一位在南昌开口腔诊所多年的林医生总结了常见的低价种牙陷阱,令人细思极恐:
1.价格拆分术:广告只说种植体价格,其他通通另算。
2.诱导升级术:先用低价吸引,进门后推荐“更耐用”的高价款。
3.隐性费用术:治疗过程中各种名目不断冒出,终价翻几番。
4.植体偷换术医院种牙,不论是国产系统还是进口植体,都必须签订、质保书等一系列保护。这才是做医疗应该有的底气。而那些动不动广告价一千多、末尾花费却上万的行为,不仅损害患者权益,更对健康留下隐患。
所以面对抖音上五花八门的低价种牙广告,别光看数字,还得认真了解每一项服务是否齐全、每一部分费用是否合理、每一个确保是否写进了合同,否则,到头来只能“赔了钱又伤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