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你长得挺瘦,就是胸太小。”这句看似随口的评价,从高中听到现在。工作以后每次买衣服,我都得叠两层pad才能把模特图里的版型穿出个影儿。28A的内衣在抽屉里孤独躺了十年,我也曾试过运动、精油、食补,结果只有体重蹭蹭往上长,该平的地方依旧平。
直到去年,我在闺蜜的婚礼上认真考虑医美:“要不干脆去做个自体脂肪隆胸?”
1、专攻脂肪类项目
在知乎、微博搜了两圈,发现北京禾美嘉主攻脂肪移植,实例量多,口碑相对集中。
2、任学会医生的审美合胃口
我不想要“突兀假体感”,点开任医生的作品集,胸型都是柔软自然路线,而且保留身体曲线,没有“傻大笨粗”。
3、全流程示范透明
客服把手术流程、检测项目、注意事项发给我,还附上费用明细和意向协议,没有隐形消费,这点让我很安心。
面诊那天,任医生先让我做了3D影像扫描,数据清晰地展示了我的脂肪分布。腹部和大腿正好有260ml可抽取量——这是我多年来夜宵积攒的“存款”。
任医生没急着推方案,而是先问我穿衣风格、运动习惯、职业需求。他在iPad上手绘了两种胸型:偏圆润vs偏水滴,我选了后者,更像天生骨架,定了单侧220ml注射量,目标C杯。
血常规、心电图、凝血功能一顿检测,报告全绿灯。
护士姐姐指导我术前两周戒烟戒酒、停服维生素E和阿司匹林,防止出血。
重要的:控制体重波动。毕竟脂肪移植靠“存活率吃饭”,胖瘦一次就影响维持成效。
早上8点准时到院。签完手术同意书,标记吸脂和注脂部位。全麻一上,我只记得【 】模糊了一下。
醒来时已经在病房,胸口包着柔软弹力绷带,腹部和大腿被医用塑形裤束着。没有想象中的“钻心痛”,更像做完核心训练后的肌肉酸。
1–3天:胸口肿胀明显,低头看像抱了两个热水袋。护士每四小时巡房,帮我冰敷加用塑件支撑。饮食方面,我全靠鸡胸肉、藜麦和南瓜粥。
1周:肿胀渐退,但发痒感取而代之——这是组织在修复。任医生说不要抓挠,用医用硅胶凝胶轻轻抹。
2–3周:“木木的”触感变软,胸型开始显露水滴弧度。我回公司上班,穿 T 恤都能看出曲线。吸脂部位淤青转黄,穿塑形裤已经不再难受,走路也轻快。
第6个月:胸型趋于稳定,C杯文胸严丝合缝。摸上去柔软有弹性,闺蜜以为我偷偷“发育”了。
1、自信指数翻倍:开会做讲演不再缩胸含背。
2、衣柜升级:背心、吊带、深V统统解锁。
3、体态变好:为了维持脂肪,我坚持每周 3 次力量训练,腹肌线也冒头。
4、摄影自由:再也不怕侧面视角。
5、朋友圈点赞暴涨:大家都说“变了”,其实是我敢抬头挺胸了。
6、情绪稳定:对自己的身体没那么苛刻,开始真心享受生活。
回想整个过程,从焦虑、犹豫到落地执行,我真正花的钱不只是术费,更是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身体体验。如果说以前买5千块的包包只是一时开心,那这次“自体脂肪搬家”带来的满足感,是日日夜夜都能感受到的。半年过去,我有了从A到C的改变,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身体,更给了我“主动设计人生”的勇气。未来或许还有别的小目标,比如重拾钢琴、去潜水考证,但我知道,只要下定决心、科学评估、选择正规团队,就能把想法一步步落到现实。